PFAS(per-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),即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,是一系列非天然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,主要由碳原子和氟原子構成,不但具有親水性功能團及疏水性烷基側鏈,還具備耐火性、高穩定性和持久性,因此在各行業中被廣泛采用,用于紡織、表面活性劑、食品包裝、不粘涂層、滅火泡沫等領域,但因其具有高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,可在環境中持久存在,幾乎不被生物降解。
分類
傳統PFAS的代表性化合物、以及研究最熱門的PFAS,為全氟烷基羧酸類化合物及全氟烷基磺酸類化合物兩大類。其具體包括以下幾種:
PFOS全氟辛烷磺酸(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, PFOS)是環境、生物群和人體組織中檢出率和濃度水平最高的PFAS,以ng/L級的濃度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水生環境中,在北極和南極的水體中也檢測到了PFOS的存在。PFOS易被生物機體吸收,并在血液中很快達到濃度峰值,被吸收的PFOS主要在肝臟、腎臟與血液中積累,與機體中的血清白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結合,結合率分別可達到99.8%和95.6% 。
PFOA全氟辛烷羧酸(perfluorooctanoic acid, PFOA)一旦進入機體后難以代謝排出,經腸肝循環吸收后,主要在腎臟和肝臟中聚集引發各類病癥。根據毒理學研究報道,PFOA暴露可能導致人類前列腺癌、肝癌、腎癌的發病風險上升,還可能與膀胱癌、淋巴和造血組織惡性腫瘤有關,具有神經毒性、遺傳毒性、生殖毒性和發育毒性 。
PFNA全氟壬酸(PFNA)和全氟十二烷酸(PFDA)作為表面保護劑在工業應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但相比于PFOS和PFOA等PFAS,PFNA受到的社會關注相對較少,但并不代表其具有更小的生物毒性 。
PFHxS全氟己烷磺酸(PFHxS)是人體代謝周期最長的全氟化合物,其在人體血液中的半衰期長達7.3年。PFHxS進入生物體內后具有生物蓄積性,主要存在于內分泌,免疫,神經和生殖系統中。在生殖系統中PFHxS會引發雌激素受體反式活化,性激素濃度改變,原發性卵巢功能缺失,引發大量的生育疾病。
應用領域
PFAS被用于制造多種產品,包括醫療技術產品、半導體、電池、手機、汽車和飛機。
污染危害
通過FDA對在已知環境PFAS污染地區種植或生產的食品的測試,很明顯土壤、水或空氣中的PFAS可以被植物和動物吸收,從而導致食品受到污染。